對于眾多制造企業而言,實現內部物流全自動化不僅只是優化某個內部物流流程,很多時候涉及到整個倉庫的升級改造,這對供應商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不僅考驗其技術產品能力,解決方案能力,也考驗其總包集成能力。
今日為大家介紹的案例展示了未來機器人如何通過集成系統、無人叉車及一系列先進的物流設備,將一個傳統的中轉倉庫轉變為一個高效、智能、全自動化倉庫。
項目背景
客戶是全球商用車空調系統解決方案的領軍企業,在全球多個關鍵區域,包括中國、美國、墨西哥和西班牙,擁有先進的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憑借超過80%的市場占有率,客戶在全球范圍內具有顯著的覆蓋率和影響力。
本次合作的目標是對客戶位于中國華東區的一處生產基地的中轉倉庫進行自動化升級,以實現產品入庫和出庫流程的全自動化管理。
項目概況
在改造前,該倉庫作為物料快速出入庫的中轉點,主要為空倉狀態,物料以地堆方式存放,且托盤尺寸規格不一。
未來機器人引入自主研發的RCS2.0系統、庫位管理系統以及多臺VNL20托盤堆高式無人叉車,并集成橫梁式貨架、鏈條輸送機、頂升移栽機、拆盤機、重量檢測裝置、自動掃碼器等先進設備,攜手客戶將中轉倉庫“從無到有”改造成一間內部物流全自動化倉庫。
針對托盤尺寸不一的問題,未來機器人統一采用1500*1500mm(長*寬)的川字底母托盤作為轉運載具,以簡化庫存管理流程。
項目流程
入庫流程:
當輸送線系統PLC檢測到空的母托盤垛位無物料時,RCS系統自動生成補充物料任務;
入庫輸送系統自動拆解空母托盤并送至組盤位置,由人工將物料放置于母托盤上,然后通過入庫輸送線進行轉運;
在輸送過程中,物料將依次經過重量檢測、貼碼、纏膜等流程。未來機器人采用的自動掃碼槍能夠成功掃描纏膜后的貼碼,將物料信息錄入并上傳至客戶系統,并反饋至RCS系統;
物料到達輸送線末端后,RCS系統調度VNL20無人叉車前往入庫口,叉取物料并放置于貨架上。
本次項目貨架為四層橫梁式貨架,項目導入的VNL20無人叉車采用定制款門架,可舉升800kg物料達到5米以上,完成物料上下貨架。
出庫流程:
成品管理系統發送出庫清單至庫位管理系統和RCS2.0系統;
RCS2.0系統根據清單順序生成出庫任務,并調度VNL20無人叉車前往指定貨架庫位叉取物料,并轉運至出庫口;
出庫口由人工掃描貨物信息反饋給庫位管理系統,再經由輸送線輸送物料,完成物料出庫流程。
空托盤管理:
物料出庫后,空的母托盤通過輸送線轉運至疊盤機,疊盤機將10個母托盤堆疊成一垛;
疊盤機系統發送空托盤垛入庫任務至RCS系統,調度VNL20無人叉車叉取空托盤垛并轉運至托盤堆垛庫位。
項目價值
未來機器人憑借成熟的項目經驗、高效的施工效率,攜手客戶完成倉庫智能化升級,提升了物料出入庫效率、優化倉儲空間利用率,使得倉庫操作更便捷,庫位管理更智能。
該項目也展示了未來機器人優越的解決方案能力和強大的總包集成能力。我們不僅是技術產品的提供者,更是智慧物流的建設者。作為行業先行者,未來機器人希望助力更多制造企業開啟智能物流的新篇章。
關于未來機器人
未來機器人是一家領先的內部物流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基于高精度導航定位、感知、伺服控制和調度四項核心技術,專注于為制造業和倉儲物流業提供以無人叉車為主的物流自動化解決方案。目前,公司已經研發并生產PRESLIMSTQ等多款無人叉車、無人牽引車產品,助力客戶提升生產制造效率,實現工廠/倉儲自動化、智能化,推動智慧物流新一輪革新。
未來機器人成立于2016年,研發總部位于中國深圳,生產基地位于中國合肥,公司團隊成員近500人,研發人員占比60%,已經成為無人叉車領域的領軍企業?;趯Ш蕉ㄎ?、感知、伺服控制技術和調度四項核心技術,未來機器人為制造業和倉儲物流企業提供高柔性、高性價比的全棧式物流自動化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實現工廠/倉儲自動化、智能化,賦能行業生態數智化轉型升級,推動智慧物流新一輪革新。
未來機器人的高柔性、高性價比物流自動化解決方案包括大規模集群機器人調度系統、智能化環境監控系統及多傳感器融合工業無人車輛,完成了從頂層系統到終端無人叉車的創新閉環輸出?;诙嗄昙夹g沉淀與對物流場景的深刻理解,未來機器人已經研發并生產PRESLIMSTQ等多款無人叉車、無人牽引車產品,打造全系列產品矩陣,突破11米高位存取、2.0米窄通道存取、無人裝卸車、多層移動式料框堆疊等剛需場景,完全覆蓋工廠/倉儲物流“淺水區”場景,并逐步跑通“深水區”場景,深拓汽車、石油化工、機械制造、食品、醫療、電商等多個行業領域。
2025-07-14 13:45
2025-07-14 13:44
2025-07-14 13:43
2025-07-14 13:42
2025-07-10 21:20
2025-07-10 21:18
2025-07-10 21:17
2025-07-10 21:16
2025-07-10 21:13
2025-07-10 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