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NEURA Robotics與韓國現代三湖重工(HD Hyundai Samho)及其姊妹公司現代機器人公司(HD Hyundai Robotics)近日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開發并測試應用于船舶制造場景的類人機器人與四足機器人解決方案。這項合作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 Automatica 2025 展會上完成簽約,標志著全球船舶制造業向智能化與自動化方向邁出了關鍵一步。
德國 NEURA Robotics 成立于2019年,總部位于梅青根,由認知機器人領域知名企業家 David Reger 創辦,是全球認知型機器人技術的領跑者之一。公司專注于融合人工智能、自主感知、邊緣計算和語義理解技術,致力于開發“真正認知型”的機器人平臺。其代表產品 4NE-1 是一款具備類人形態和功能的認知機器人,具備1.80米高度、80公斤重量,最高承載能力為15公斤,并具備3公里/小時的移動速度,適用于復雜作業環境。
韓國現代三湖重工是韓國現代重工集團旗下的重要船廠之一,位于韓國榮山,具備世界領先的大型船舶建造能力。而現代機器人公司則專注于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開發,是韓國工業自動化產業的支柱性企業之一,長期為制造業提供焊接、搬運等高精度機器人解決方案。
本次合作的核心在于:結合 NEURA Robotics 的認知型機器人能力與現代重工旗下的制造現場資源,針對船舶建造過程中存在的焊接自動化難題,共同開發新一代機器人解決方案。這不僅將提升船廠效率,更有望大幅降低對高技能人力的依賴。
NEURA Robotics 創始人兼 CEO David Reger 在簽約現場表示:“此次合作不僅是對我們認知機器人技術成熟度的肯定,更是在極具挑戰性的工業制造領域中邁出實質性的一步。我們將與現代重工共同為船舶智能制造樹立新標準。”
韓國現代三湖重工執行董事 Sanghun Ryu 也表示:“我們計劃率先部署滿足船舶制造質量與環境要求的焊接機器人解決方案。通過這一合作,我們將打造更安全、更高效的智能造船環境。”
韓國現代機器人公司副總裁 Younghoon Song 補充道:“這一戰略合作不僅突顯了我們在船廠自動化方面的技術優勢,也為船舶行業構建了面向未來的機器人平臺。我們將協同推進焊接路徑學習、感知系統融合及現場適應性測試。”
本次合作背景是韓國乃至全球造船行業日益嚴峻的勞動力短缺問題。根據韓國造船和海洋工程協會的數據,到2027年,韓國船廠將面臨超過12萬人力缺口,其中焊工和結構裝配工人最為緊缺。這一趨勢不僅影響產能,也對交付周期和制造質量構成挑戰。
而 NEURA Robotics 的認知機器人技術恰恰提供了潛在解決路徑。其機器人通過視覺、語音、觸覺和語義系統實現實時環境感知與自主決策,具備模仿人類復雜行為的能力。與現代機器人公司的工業焊接技術相結合,有望實現機器人自主執行船體焊縫任務,解決高溫、高粉塵、狹窄作業空間等傳統機器人難以勝任的作業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NEURA Robotics 的 4NE-1 平臺支持多任務協作模式,不僅適用于焊接作業,還可擴展至搬運、檢測、拋光等應用。未來,韓國現代重工集團計劃圍繞該平臺構建完整的“智能機器人船廠體系”,與人工操作實現高度融合,為其全球領先的造船業務注入新的技術引擎。
此外,三方將通過實地聯合測試驗證機器人在真實船舶建造場景下的性能,包括適應焊接變形、路徑規劃、工件識別等關鍵技術能力。預計首批原型機將在未來12-18個月內完成開發并投入現場驗證。這也意味著,類人機器人在重工業領域的首次批量化部署,或將在造船業率先實現。
從全球制造業的視角看,此次合作不僅是一次三方協同的技術嘗試,更是全球智能制造變革在重工業領域的重要信號。機器人從裝配車間走向焊接船體、鋼結構平臺,既代表了感知與執行系統的重大飛躍,也將對產業工人結構與技能結構帶來深遠影響。
2025-07-08 09:43
2025-07-08 09:39
2025-07-08 09:37
2025-07-08 09:35
2025-07-08 09:34
2025-07-08 09:30
2025-07-07 17:40
2025-07-07 17:39
2025-07-07 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