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墩在水底有什么病害,無需人工潛水檢查,機器人就可以代勞。近日,麗水開發區建設局首次運用水下機器人,對石牛大橋進行“體檢”。
這個機器人“橋墩醫生”是一個黃色小飛船模樣的檢測設備,上面安裝有高清水下攝像系統,可以代替人工潛入水底給橋墩“拍片”。
檢測開始后,工作人員手持遙控器操控著機器人。只見“橋墩醫生”靈活地潛入水中,開始對水下兩三米處的橋墩柱進行掃描、拍照。另一名工作人員則在電腦上查看從水下實時傳回的照片,分析橋墩水下部分有沒有混凝土脫落、裂縫,鋼筋有沒有外露,以及河床沖蝕等情況。“人工檢測橋墩一次可能需要用幾天時間,機器人只需要8小時左右,效率大大提高。”工作人員介紹。
機器人傳回的橋墩畫面
據了解,此次開發區橋梁檢測屬于城市橋梁常規性檢測,一般是一年一次,特殊情況除外。橋墩水下結構受實際環境限制,一般只能在河流枯水期采取人工潛水檢查,且潛水作業成本高,水下結構安全成為橋梁養管工作的短板。引入水下機器人以后,可以更加方便、有效地對橋墩水下部分開展全面的科學檢測,及時發現和解決橋梁結構安全隱患,進一步提高市政設施養管水平。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