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安徽出臺
《安徽省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7年)》
和《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若干政策》
合肥、蕪湖、馬鞍山
這三座城市將是安徽省機器人產業的“主戰場”
其中馬鞍山的發展重點是
打造特色機器人制造基地!
全會原聲
以新技術為核心,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加快推進智能裝備(機器人)、軌道交通、高端數控機床等戰新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綠色食品等新興產業,推進工業與信息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推進人工智能與金融、教育、醫療等各行業的融合創新,積極培育新型業態,全力推動產業發展邁向中高端。
機器人產業標志著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的水平。從誕生起就頂著光環,“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是它最顯赫的標簽。作為我省重點發展的產業,馬鞍山已經躋身全省機器人產業規劃三個重點發展城市,主攻特色機器人。
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對促進我市產業發展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生態福地、智造名城”具有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們已經形成新型研發機構集群、整機企業集群、系統集成企業集群、關鍵零部件企業集群和一批典型示范應用企業,產、學、研、用產業鏈集聚發展態勢逐漸凸顯,理當有更大作為。
豁然生動的新氣象,向來孕育于銳意變革的勇氣之中。按照市委全會的部署,我市要大力實施機器換人工程,加快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建設,引導有條件的企業推行自動化生產線,力爭到2020年建成10個智能工廠和50個數字化車間、100條數字化生產線,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1000臺(套)。
強化項目帶動
加快產業集聚
機器人產業競爭力比的是產業集群的聚合力,比的是龍頭企業的競爭力。
今年上半年,我市針對機器人產業發展勢頭好,但是產業聚集度不高的短板,重點強化了智能裝備(機器人)產業基地建設。
以重點項目為核心,招大引強,延長補全產業鏈。其中,重點依托上海歡顏機器人整機制造企業的優勢,引進為其配套的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強力推進總投資10億元音飛智能儲存設備項目,集成應用領域的預立興川液晶面板搬運項目,特種機器人領域的滬寧消防項目、服務機器人領域的小船機器人項目。
▲馬鞍山制造的消防機器人
截至今年6月,全市共有智能裝備(機器人)企業(含在建項目)60多家,產品涉及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精密醫療器械、新能源汽車等眾多行業,其中機器人企業(含在建項目)近30家。圍繞智能裝備(機器人)基地建設,我市重點培育引進龍頭企業,加快推進機器人產業重大項目。通過對存量及簽約智能裝備(機器人)企業三年項目規劃進行梳理,滾動摸排了43個投資項目(包括在談和儲備項目),總投資達89.4億元。這為下一步的加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為我市機器人產業的重要集聚區——雨山區智能裝備(機器人)產業基地,今年1-7月,基地完成產值38.4億元,同比增長31.7%;實現稅收2.47億元,同比增長40.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7億元,同比增長42.4%。
“雖然我市機器人產業發展很快,正從‘跟跑者’成長為‘并行者’,但集聚程度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產業鏈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完善。唯有重點突破、加快趕超,才能成為產業‘領跑者’,為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貢獻更大力量。”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認為。
鑄就產業鏈條
主攻特色基地
走進雨山經濟開發區東區智能裝備產業園的小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和裝配工程師正在緊張工作。一排排整齊排列的“可樂機器人”整裝待命。研發人員為其植入各種工作指令,輔以各種智能設備與之匹配。
▲可樂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消防機器人、搬運機器人、碼垛機器人……我市發展機器人產業始終圍繞著“特色”轉。“只有專才能精,只有精才能先,只有先才能贏得市場”。小船信息科技公司負責人說。“可樂機器人,是一款集移動廣告、智能推薦、個性化定制、互動吸粉、智能監控和數據分析為一體的智能商務服務機器人。作為全國首款輕量級無軌服務機器人的開創者,今年上半年,可樂機器人的訂單量約3000臺,產值5000萬元,產品遠銷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和臺灣地區。”
▲可樂機器人服務場景
我市積極打造特色機器人制造基地。一是重點發展中小企業用工業機器人,建設系統集成應用示范線,打造規模化機器人實訓基地,滿足國內眾多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的市場需求。二是重點發展冶金、消防、電子、核電、農業、石化、公共服務等行業專用工業和服務機器人,針對有市場需求的某些空白領域,開展自主研發,提供整機解決方案。依托泰爾重工上市公司強大資源優勢以及預立精工為機器人三大家族(ABB、安川、庫卡)做配套的品牌效應,補全延長智能裝備(機器人)產業鏈……
▲安飛智能無人機
“從馬鞍山市實際出發,才能走出馬鞍山特色,我市的一些企業在工業機器人集成系統與應用領域,重點研制裝備機、智能移動搬運機器人,在服務機器人與集成系統應用領域,重點研制餐廳、銀行等公共環境下的服務機器人非常有特色,也非常有競爭力。我們正在力促建立研發機器人服務平臺,以推動各類智能服務機器人發展。同時積極鼓勵本土企業與國內外工業機器人巨頭、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突破核心領域和技術的瓶頸。把特色這篇文章做足做大。“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說。
多重政策扶持
創新引領發展
產業扶持政策“給力”是產業發展的基礎。為加快智能裝備(機器人)產業發展,市、縣區兩級先后出臺了多項政策,從資金、人才等多個方面對區域內智能裝備(機器人)企業給予支持。
多重政策為產業注入新活力。一些企業順勢而為,全力加快“調轉促”,力爭在未來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海思達機器人研發生產的“核電燃料密度、量熱和MOX組件機器人檢測系統”、華創智能研發生產的“碼垛機器人”等5戶企業的6個機器人產品通過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有望獲得127萬元省級資金支持。
▲海思達焊接機器人
3月28日,“焊接機器人的技術發展及應用”沙龍在上海交通大學-馬鞍山低碳材料聯合研究中心成功舉辦。上海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善本教授圍繞“焊接機器人的應用及技術前景”展開演講,我市華菱汽車、海思達機器人、方宏自動化等10多家企業負責人踴躍參會,就企業研發、生產中遇到的技術問題與其探討。吸引他們的就是“產學研結合”。
▲方宏自動化六軸折彎機器人
機器人是高端智能裝備的代表,更是新技術革命的核心。只有加快產學研結合,才能提高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吸引多方資源集聚。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認為。
目前我市的滬寧智控公司與北京大學合作,開發電動遙感技術;華創智能公司與上海交大合作,研發鋼水檢測技術。同時,加快與南京航天航空大學、安徽工業大學等高校對接,落實項目合作,重點推動南京航天航空大學、安工大智能裝備(機器人)產業研究院項目。此外借助已合作的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服務機器人產業聯盟及哈工大集團等資源,汲取經驗,探索馬鞍山機器人特色產業聯盟的搭建,加快馬鞍山機器人產業品牌的推廣。
來源:馬鞍山日報記者鄔剛
2025-07-03 23:00
2025-07-01 21:13
2025-06-30 15:09
2025-06-30 14:48
2025-06-28 14:44
2025-06-26 16:51
2025-06-24 09:03
2025-06-23 11:50
2025-06-23 11:37
2025-06-17 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