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的工作與應用產業
工業機器人目前最主要以搬運用的工作為主,在許多自動化生產線里,需要機器人來進行上下料、物料的輸送與傳遞。另外,在汽車工業中被廣泛運用的則是焊接用的機器人,可以幫助車廠進行精密度、準確率較高的加工過程,目前在加工車間被引進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其他比如零部件的安裝、拆卸與修復等裝配用機器人、進行噴漆、點膠的噴涂機器人也是工業機器人常見的應用領域。另外,機器人也可見於零件鑄造、切割等機械加工,以機械手臂的形式搭配工具機來進行。
全球對於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持續上升,在所有工業機器人的應用產業中,以汽車及其零組件加工行業居於各行業之首。無論在美國、歐洲或者亞洲地區,汽車工業在工業制程中運用機器人的比率均高達30%以上,主因是汽車工業是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的領域,對於工業機器人的需求相對較高。隨著技術發展與自動化投資的趨勢,工業機器人的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大,除了在電子電氣工業、金屬制品業、橡膠及塑膠工業及食品工業都有它的蹤跡,近期工業機器人更將觸角延伸至航太、核能、醫藥、生化等高科技產業領域,并發展出與消費者日常生活更加貼近的服務用機器人。
人機協同的未來發展
工業機器人的演進從早期的多機器人工作單元、多機器人協作模式到了現在的人機協同合作,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已逐漸往輕量化、高荷重、超高速的方向發展。
在第一階段中,以“多機器人工作單元的模式”為主,多臺機器人在流水線式的生產線上進行同步化的加工,機器人進行單一指令,而步驟與步驟之間的連結則需靠其他機械輔助。第二階段的“多機器人協作模式”則是多臺機器人能夠進行協調式的連續生產,取代了夾治具,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但在這兩個模式中,因為機器人不具備感測人類的安全技術,僅能被劃分在特定區域中工作,必須與工作人員隔離。而在結合傳感技術、視覺技術與云端計算的發展以後,就進入了“人機協同”的第三階段:機器人變得更輕、更靈活,也更具備智慧制造的條件,并跨越了在工廠中人與機器人之間涇渭分明的界線。
與人并肩工作的“協同型機器人”和從前最大的差異是能與人近距離的協同合作,只要機器人與人碰觸,就會自動停止作業。也因配載了更簡便的編程與指令方式,使得工作人員操作更為得心應手,只要經過快速學習,就能教導機器人操作不同的流程,不需要再培養懂得機器人語言、專門負責操作機器人的技術人才。人機協同的模式不僅能使機器與人類搭配合宜、截長補短,也比傳統機器人所需的成本更低,在邁向智慧自動化的進程中,無疑能夠成為工廠的一大助力。而緊接著,更進一步的感測功能不斷精進,若再搭配機器自我學習能力、觸覺、力回饋等技術改良,將會強化機器人的辨識能力與作業效率,未來的應用領域將會更為廣泛。
2024-08-30 02:45
2024-04-15 09:16
2024-04-09 08:56
2024-04-07 08:07
2024-03-11 11:00
2023-08-17 09:41
2023-08-14 09:40
2021-12-22 11:57
2021-07-30 08:50
2021-07-27 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