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50年代美國誕生了第一個工業機器人,它在全球拓展的速度便隨著科技發展與時代變遷越來越快,尤其日本為了因應隨著高齡化趨勢出現的勞動力短缺,在1970年代漸漸超越美歐、躍升成為全球密度最高的工業機器人使用國。近年來制造業技術革新的呼聲漸大,在“智慧制造”浪潮推進之下,企業對於自動化的需求持續攀升,工業機器人的角色因此益發重要。
工業機器人的組成
工業機器人的出現原本是用來降低生產過程中的勞動成本,多見於3K產業(骯臟、危險、枯燥)的應用,一開始只是構造簡單的運動部位,例如機械手臂,後來因應設備的多工需求,漸漸發展成功能齊全的機器人。主要會以下列部分組成:提供機器人動力來源的驅動裝置(Driver),例如馬達、減速器等;臂部、足部、輪子與關節等機動裝置(Mobility);相機、雷射測距儀等感測裝置(Perception);訊息處理與傳遞的控制裝置(Control);包含了語音、人機介面等通訊裝置(Communication)以及電源(Power)。
2024-08-30 02:45
2024-04-15 09:16
2024-04-09 08:56
2024-04-07 08:07
2024-03-11 11:00
2023-08-17 09:41
2023-08-14 09:40
2021-12-22 11:57
2021-07-30 08:50
2021-07-27 08:53